人們貫以“文化人”這個詞來形容某個人的氣質、知識涵養等品質。顯然“文化人”是對一個人品味的高度評價。文化人更重要的是要體現表里如一的素質,不但外表像有文化的樣子,而且肚子里的確有貨;同樣,在談到企業有文化時,說明這家企業不但會經營,而且還是個有文化的企業。
并非所有的企業都有文化,也并非有文化的企業沒有高低之分。沒有文化的企業很多,如那些流水線型的、貼牌出口企業,完全都是沒有獨立靈魂的機器工廠。不是什么企業都有資格談論企業文化的,企業文化不僅僅是懸掛在生產一線、辦公場所內的標語口號,其養成也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是需要若干年苦修而成,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達到成熟之后自然散發出來的魅力,絕不是靠涂脂抹粉就能實現的。雖然很多人都在談論企業文化,但鮮見有人能把企業文化說透。
其實相比企業戰略、管理、績效考核而言,談企業文化是最難的,企業文化是混沌的,甚至可以說企業文化是不可輕言的。企業是一個生態系統,其組織結構、管理制度都是這個系統的筋骨脈絡,看一個企業的生態環境好不好,只要看它營造的氣候好不好,就可以了。氣候是干燥還是潤澤,宜人還是惡劣,標志著這個企業的健康程度。企業這個小生態的氣候是怎么形成的,除了外面的大氣候影響外,其自身的凈化養成功能才是最關鍵的。氣候好,企業就健康,氣候不好,企業就變異。亞馬遜深林被譽為“地球之肺”試問企業的肺在哪里?這里假設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“肺”,沒有文化的企業,等于沒有肺,沒有肺的企業,它的氣候能好到哪里去如果企業有了企業文化這個“肺”,就能有呼有吸,有升有降,有進有出,能夠把矛盾運化為無形,達到組織上內外暢泰,員工面貌神經氣足的健康狀態。 很多企業家都在不停的說,企業發展勢頭這么好,就是員工精神面貌跟不上趟,問題出在哪里?只能說企業只有野心,而缺失了綠肺或者肺功能不佳,最后必然導致胸悶氣短,焦躁不安,沒有核心凝聚力,發生一點內部糾紛就極易演化成大的公司問題。
有文化的企業氣色才會好看,企業文化的發展就是讓每位員工眼睛隨時看到,耳朵處處聽到,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。我公司的企業宣傳欄更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,開辟專欄《傳承紅色基因》、《安全生產知識》、《安全生產月活動》、《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定》等等使企業文化得到充分宣傳,同時借鑒企業文化建設好的經驗、好的理念夯實企業文化的基礎!
歷年歷屆的作品展和企業文化征文,安全征文等比賽,使每位員工更加積極的參與進來。在閑暇時分員工談論這些內容,誰的內容精彩豐富,誰的思緒獨特萬千,在每位員工心中都有一個衡量,在看到別人東西同時想到自己是不是應該向人家學習;誰的文章在這次征文比賽中獲獎了,而沒有獲獎的員工自然而然的暗暗在心中較勁下次一定要超過他。員工有了上進心對企業文化建設又是一個促進,企業文化不斷得到提升,員工的精神面貌和企業的發展勢才會越來越好。
談企業文化難免掛一漏萬,當說某個企業文化好的時候,是指制度好、理念好、還是工資高福利好?似乎都有一點但又不全是。企業文化更像是《老子》所言的道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而理想的企業文化就像是老熟的酒一樣醇厚,也和練書法差不多,在心追手摹過程中養成的一種氣質。 我們公司發展已有三十年之久,在這三十年當中早已有了沉淀,同時伴隨我們公司成長起來的很多一部分老員工,他們就口耳相傳,把企業的故事一代代講述下去,并慢慢匯聚為一種意像在每位員工心中!牢記貫徹我們的企業文化理念:“山水昱心,共創好未來!”